今天是

鄂州公安:严打食药领域犯罪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3-09-27

“请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以及员工健康证”“后厨环境不卫生不达标,要尽快整改”……“双节”将至,为确保广大居民饮食安全,9月20日上午,在城区餐饮和商超等重点场所,鄂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活动。

“尤其是生鲜肉质品检查,我们要检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屠宰时间,防止不合格肉制品流入市场。”鄂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民警江焱龙表示,检查中,同时排查是否存在经营销售野生动物产品的情况,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各项规章制度。

食品、药品安全关乎群众生命健康,是一项事关人民福祉,具有系统性全局性的重要工程。2023年以来,鄂州市公安局以人民期盼为念、为群众健康而战,共破获食药领域案件35起,同比上升75%,抓获犯罪嫌疑人98名,同比上升47%,切实筑牢食药安全防线,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公安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活动

 

攥指成拳合力攻坚

把牢食品安全“关口”

今年7月4日,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区分局花湖派出所民警根据线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辖区某早餐店开展突击检查,发现该店老板柯某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现场查获还未使用完的硼砂619.8g。警方查明,柯某多次通过网络购买硼砂,随后将硼砂添加到销售的食品中进行售卖。警方依法将柯某刑事拘留。

 

▲警方查缴的硼砂

食品安全事关百姓身心健康,可总有一些商家罔顾法律规定,为牟利不惜在食品上动起“歪”脑筋。今年来,鄂州公安强化线索摸排,持续向非法添加、使用禁限用物质以及肉制品掺杂掺假、网络销售假劣食品等突出食品安全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具体执法中,我们会同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联勤联动,建立完善情况通报、研判会商、联动执法等工作机制,建立‘协同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打击食品犯罪工作机制。”鄂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支队长孔令武介绍,公安部门同时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的沟通配合,及时会商研究案件管辖、法律适用、证据规格等问题,统一执法司法思想,为打击食品犯罪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警方查获假蜂蜜制售窝点

“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我们了!”今年2月底,鄂州市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打掉一个制售假蜂蜜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查获大量罐装假蜂蜜、制假原材料及工具,嫌疑人如实供述了制售假蜂蜜的不法事实。

经查,该制售假蜂蜜团伙靠着麦芽糖浆、甜蜜素、酱油、蜂蜜香精等原料制作蜂蜜,男性犯罪嫌疑人通过将假蜂蜜装上摩托车,在菜场、街边等人群密集区域通过当街摆摊售卖假蜂蜜;女性犯罪嫌疑人则是将假蜂蜜装入扁担箩筐内,挑扁担以同样的方式当街售卖。

致力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鄂州公安深度融入“公安大脑”建设,建立完善专业打击运行体系,重塑“统一进口、分类侦查、统一出口”的新侦查流程,完善检验鉴定等技术体系建设,做到了“预警、打击、保护”全流程,培育组建数据分析研判小队,增强打击食品犯罪的主动性、预见性。2023年以来,鄂州公安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检查28次。

深挖细查严打不懈

斩断药品犯罪“链条”

今年1月,饱受高血压、高血糖困扰的鄂州市民林先生在网络平台上购买了一种叫四宝粉的特效药,试吃了一个月,却出现了头痛、眩晕等症状。鄂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鉴定发现林先生所购药品没有国家批准的药品生产文号,属于假药,随后将该线索移交到鄂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

警方查明,该款特效药来源于广西的黄某。今年2月26日,鄂州警方赶赴广西,将涉嫌制售假药的黄某抓获,共查获假药包装、成品、半成品共200余公斤以及研磨机一台。

 

▲嫌疑人指认假药

此案是鄂州警方严打药品犯罪的一个缩影。工作中,针对生产、销售假药犯罪行为,鄂州警方注重采取全环节、全链条精准打击模式,实现生产、仓储、销售窝点“一锅端”。

今年5月16日,66岁鄂州老人王某报警称自己可能买到了假药。经专业鉴定,药瓶上的标示文号不存在,确定为假药。“根据‘产、运、销’三要素,我们充分运用资金流、网络流、信息流等手段,很快锁定了以犯罪嫌疑人齐某、张某为首,生产基地在山东的制假售假团伙。”办案民警说。

今年7月,鄂州警方积极与山东警方对接,在山东菏泽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缴获假药成品、半成品300余公斤,直接避免财产损失30余万元,成功打掉该涉制售假药团伙。

 

▲警方查获假药

案件告破,得益于鄂州公安深度研判经营,立足“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省市动态融合、区域协作的结果。今年来,鄂州公安食药侦部门以“民生警务”为导向,共破获涉药案件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捣毁制售假药窝点8处。

“假药制售不法分子的作案目标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或者利用部分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辨别能力较弱、防范意识不强等弱点,或者利用患病中老年人求医心切之机兜售假药。”鄂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支队长孔令武说。

对此,鄂州公安提醒广大市民,购买药品时要到证照齐全的正规药店购药,在网上药店购药可通过国家药监局数据查询网站了解药店是否获批,应简单了解药字号、消字号、卫字号和健字号的不同含义,对“一针见效、无效退款”和“根治”、“国家级新药”之类的虚假宣传语保持警惕。

群防群治普法强基

织密健康防护“网络”

鄂州市民杨华胜是一名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他对非法牟取暴利、伤害百姓身体健康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深恶痛绝。每次到农贸市场买菜时,顺便对市场进行监督测评成了杨华胜的习惯。“我们把缺斤少两、知假售假等违法犯罪线索记录下来,上报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部门及时查处,这对不法分子而言有很大的震慑作用。”杨华胜说。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面对食药犯罪花样翻新的局面,鄂州公安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充分发动党员志愿者、具备专业知识或实践经验的人员组建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专项培训活动,常态化开展举报活禽非法交易、食品加工黑作坊等社会监督,今年已累计提供各类食药违法及安全隐患线索32条。

“孩子们,你们知道学校周边有这样的三无食品吗?一定要远离!”“要学会看生产日期,识别什么是过期食品”……9月19日,鄂州公安发布3起维护少年儿童安全健康典型案例,民警走进校园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民警向群众传授识别伪劣食品技巧

今年来,为营造维护食药安全的良好氛围,鄂州公安通过主流媒体及官微,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民警通过开展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单、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展示公安机关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成效。

“为确保及时精准打击犯罪,我们深入开展‘惠民利企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食药领域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等,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今年来,共走访食药领域企业12家,征求意见建议25条。”鄂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基层派出所注重调动警务助理、网格员的积极性,通过信息采集、群众举报等方式,全面搜集辖区基础数据和涉食药违法犯罪线索。

     在执法队伍培育建设方面,鄂州公安深入开展实战“大练兵”,着力锻造群众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食药犯罪侦查铁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等方式,定期选派办案民警进行轮岗培训,邀请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专家骨干上门授课,今年来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培训12场,专题学习最新法律解释和入罪标准,提炼办理食药案件的可复制技战法。 
网站地图 湖北省公安厅主管 鄂州市公安局主办 报警咨询:0711-110,投诉举报:0711-12389,户籍咨询:0711-3752748,交管咨询:0711-3752825
点击总量: 网站标识:4207000010鄂ICP备07008323号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0835号

咨询地址:鄂州市公安局指挥部1209办公室

联系人:邵晓林

联系电话:0711-375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