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鄂州古楼派出所:打造三把“金钥匙” 让老城区焕发平安新活力

日期:2025-07-16

 

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区分局古楼派出所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余人、流动人口4万余人、门面店铺2700余家。

这里有代表鄂州城市历史的古楼街、建设街、十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也有拔地而起的南浦国际广场等活力商圈,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交汇碰撞,是中心城区的治安复杂地带。

治安动态瞬息万变,如何守护好一片辖区治安的稳定?

“压力山大,但使命在肩。”古楼派出所所长余雷说,在扎实推进“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实践中,古楼派出所将重心牢牢锚定在“防”字上,打造三把“金钥匙”,让老城区焕发平安新活力。

(古楼派出所外观)

 

 

红色精神之钥

守牢思想“主阵地”

 

 

一抹革命红,镌刻古楼的红色荣光。

“这里是贺龙同志任军长期间唯一一座保存完整、有据可查的北伐战争时期的军部旧址,1927年7月,贺龙同志就是从这里出发,参加并指挥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7月14日上午,在位于鄂州市鄂城区古楼街道大北门街28号的贺龙军部旧址纪念馆,古楼派出所巡逻民警向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女士一家如数家珍地介绍情况。

成立于1983年的古楼派出所,是鄂州建所历史最久、获评一级公安派出所较早的派出所,曾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辖区的贺龙军部旧址纪念馆离派出所600多米。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踏入贺龙军部旧址纪念馆内部,破旧的军靴、战争时期使用的枪支弹药、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挂满墙壁。在这里,贺龙帮助鄂城人民成立革命组织,斗地主恶霸、打土豪劣绅,使鄂城出现了革命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工作生活在这片红色热土之上,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所长余雷介绍,该所党支部把“红色教育、红色体验、红色宣讲”等活动作为新警的“入所第一课”,组织青年民警到贺龙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同时,采取师徒结对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润物无声地铸牢青年民警们的忠诚警魂。2024年以来,该所开展廉政党课学习10次,开展典型案例剖析18次。

(民警在贺龙军部旧址纪念馆巡逻)

时间拨回到1927年初,贺龙带领北伐军开抵鄂城,时值寒冷深夜,为了不惊动百姓,贺龙下令部队一律在民房的屋檐下休息。直到第二天,师部后勤人员与当地政府安排好驻地后,部队才分头进入驻地。有一次,部队军饷未到断粮几天,可是部队从没有发生过骚扰民众、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

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古楼派出所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聚焦关乎群众利益的民生小案,依托智慧警务,构建“视巡+步巡”、“快破+快追”新型打防工作机制。数据印证成效,今年以来,辖区“盗抢骗”、故意损毁财物等侵财类警情分别下降20%和25%。

 

警务前置之钥

扣紧商圈“安全锁”

 

鄂城区南浦路是鄂州最早的商业一条街。

上世纪80年代起,小商贩沿街叫卖,市井集市紧凑热闹,老鄂州人的共同默契是——家里缺点什么,去南浦路转转。

如今,经改造升级,南浦路成为了鄂州的“网红街”。这里实行“白天行车、晚上行人”机制,每当夜幕降临,340米的南浦路中段化身繁华夜市,吸引了服装、美妆饰品、非遗手工、美食小吃等200余个摊位在此经营,迎来八方游客,旺季人流量日峰值达7万人次。

(民警在南浦路商圈夜巡)

“今天是周五,人流比平常密集,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来,特别是商场前的小吃街,今天有一家蛋糕店搞店庆促销,咱得重点巡查。”7月11日晚,古楼派出所教导员廖军一边整理单警装备,一边向队员们交代任务。

“必须为警察同志的快速反应点赞!我110都没拨出去,你们就‘出警’了!”见到巡查的民警,商户黄先生主动上前打招呼。前几天,两名游客在店里因为小摩擦,险些要大打出手,热心群众眼看劝不住两名醉汉,正要掏手机报警,巡逻到此的派出所警力迅速“控场”。

20时许,廖军带队巡逻时发现路边有一名走失小女孩,他迅速协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研判,仅用5分钟就查出走失小女孩及其父母信息,并联系商业街各商场,通过商场语音播报方式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帮助孩子顺利找到父母。

(民警在夜市开展安全检查)

这次成功处置,得益于古楼派出所智慧商圈建设背景下商圈管理与警务前置工作的耦合联动。针对商圈游客走失、物品遗失等警情较多情况,古楼派出所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平台,发挥综合指挥室“最强大脑”和大量公共视频“前沿触角”作用,实行24小时信息化支撑、扁平化指挥。2025年以来,全所共服务南浦路游客紧急求助100余人次。

与此同时,该所建立“1分钟商户自主防控、3分钟邻里守望互助、5分钟警力到场处置”的先期干预处置工作机制,发动网格员、楼栋长、保安员、商户经营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参与街面巡逻守护、防范打击和应急联动工作,与公安“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形成互补。

 

融合共治之钥

开启社区“幸福门”

 

7月12日23时20分,又是一个深夜。

古楼派出所花园社区警务室灯光明亮,社区民警正梳理着当天下午网格员报送的社情信息,其中一条反映社区居民杨婆婆最近接到电话,怀疑是诈骗。

13日一大早,社区民警和网格员一起来到杨婆婆家,打开防诈手册,摆出同类诈骗话术解析图:“您看,这15条特征里对方占了11条,上周咱们刚讲过的案例,和您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

在古楼派出所,社区民警“钉”在社区、融进社区,从“局外人”变成“家里人”。

(民警开展反诈宣传)

古楼派出所辖区老小区众多,建设年代久远,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安防设施不完善、物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给治安管理带来不少挑战。

“为此,我们以‘两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为契机,做实社区警务。”古楼派出所副所长马骥介绍,社区警务队以“四个一”工作模式压实源头防控,即:“画好一张图”,做到辖区基础信息底数清、情况明;“织密一张网”,深化联防联控;“记好一本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搭建一座桥”,通过建立社区、小区、企事业单位微信群,打造警民沟通连心桥。

古楼派出所深谙“聚沙成塔”的智慧,与古楼街道办事处、辖区10个社区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在老旧小区建设集居民议事、志愿服务、民意收集为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驿站”,通过“把党员组织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引导老旧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民警走访居民了解社情民意)

古楼派出所依靠社区民警、辖区能人、党员、社区律师、网格员等组建“小小乐帮”志愿服务队,通过发动“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三所”,调动“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社区调解员、楼栋管理员”等“四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共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社区。

居民游某曾因电瓶车停放问题与某清盘的房产公司产生纠纷,“小小乐帮志愿服务队”队员和民警一起,劝说双方换位思考,并帮忙联系熟悉的停车场,争取到合理的价格帮助房产公司停放电瓶车,最终,双方满意地握手言和。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正是有了这张由诸多“微力量”编织成的防控网,古楼派出所有效延伸了感知末梢,让“主防”的根基深扎于民,也让社区居民充满温暖与幸福。 

网站地图
湖北省公安厅主管 鄂州市公安局主办
鄂ICP备07008323号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0835号
网站标识:4207000010 点击总量:

咨询地址:鄂州市公安局指挥部1209办公室

联系人:邵晓林

联系电话:0711-3752305